7月上旬,2018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下发,共计1191万吨,其中国内地方炼厂(未包含中化工旗下地炼)占比高达58.8%。从去年的经验来看,通常只有两个批次的下放,且国家之前已经表示2018年的总允许量在1.42亿吨,因此无论是惯例还是数据来看,2018年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或已完成分配。
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
第二批的下发名单中,共有26家企业,不及第一批的49家,也可以看出第二批是对第一批次的补充。本次获得第二批允许量的26家企业中,有18家为地方炼厂(未包含中化工旗下地炼),依然是进口的主要力量(见上图)。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累积后,国家对多家地方炼厂已经完成足额下发。
企业名称 | 2018年允许进口总量 | 进口原油使用配额 | 已下发比例 |
东明石化 | 750 | 750 | 100% |
中化弘润 | 530 | 530 | 100% |
垦利石化 | 252 | 252 | 100% |
利津炼化 | 350 | 350 | 100% |
亚通石化 | 276 | 276 | 100% |
宝塔石化 | 216 | 216 | 100% |
汇丰石化 | 416 | 416 | 100% |
天弘化学 | 440 | 440 | 100% |
鲁清石化 | 258 | 258 | 100% |
京博石化 | 331 | 331 | 100% |
齐润化工 | 220 | 220 | 100% |
海右石化 | 320 | 320 | 100% |
无棣鑫岳燃化 | 216 | 240 | 90% |
恒源石化 | 350 | 350 | 100% |
清源集团 | 404 | 404 | 100% |
河北鑫海 | 372 | 372 | 100% |
金诚石化 | 300 | 300 | 100% |
神驰化工 | 252 | 252 | 100% |
海科瑞林 | 210 | 210 | 100% |
中海精细化工 | 186 | 186 | 100% |
日照岚桥石化 | 180 | 180 | 100% |
胜星石化 | 220 | 220 | 100% |
齐成石化 | 160 | 160 | 100% |
东方华龙 | 300 | 300 | 100% |
玉皇盛世 | 144 | 144 | 100% |
鑫泰石化 | 200 | 200 | 100% |
富宇石化 | 123 | 164 | 75% |
华联石化 | 128 | 170 | 75% |
海科化工 | 72 | 96 | 75% |
盘锦北燃 | 700 | 700 | 100% |
河南丰利石化 | 222 | 222 | 100% |
湖北金澳科技 | 230 | 230 | 100% |
大连锦源石化 | 80 | 80 | 100% |
清沂山石化 | 300 | 300 | 100% |
恒力石化 | 500 | 2000 | 25% |
江苏新海石化 | 173 | 230 | 75% |
总计 | 10381 | 12069 | 86% |
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
从上表可以看出,较早获批的山东地炼已基本完成足额下放,而华联和海科等地炼由于获批相对较晚,下发比例还未到100%。此外备受瞩目的大连恒力石化,由于炼厂装置最快要第四季度才能建成,因此每年2000万吨的配额在今年显然无法进行足额消耗,本次没有获得新的允许进口量,维持第一批的500万吨。
此外总量上来看,2018年国内地方炼厂的原油进口允许量已经突破1亿吨,占总配额的比例已经高达86%,山东地炼的原油进口允许量也已经超越8100万吨,昔日原料端对于地炼的制约已经不复存在。对于地炼而言,进口原油已经从过去的旧时王谢堂前燕,变成了如今的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在除地炼以外的企业中,中化工集团值得关注,其2018年原油进口允许量已经超过1850万吨。近期中化与中化工集团的合并新闻引发市场关注,在合并之前,诸如华星、昌邑、正和这样的较大规模的地炼都归属在中化工的旗下。
据隆众了解,今年上半年并不是所有地炼的进口原油配额使用情况都非常良好,受制于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以及新的税收政策影响,炼油成本和汽柴油销售方面均带来压力,部分地炼对于进口原油的需求出现下降,而东明石化等规模较大的地炼使用情况依然不俗。
从2015年的初试啼声,到2018年的渐入佳境,国家对民营地方炼厂开放进口原油权限已经走过了3年多的时间,进口原油从极度紧缺到资源充裕,也是国内地方炼油行业变迁的写照。愿国内地炼都能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炼油之路,做大做强,乘风破浪!